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颀《送魏万之京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送魏万之京》原文 
	《送魏万之京》 
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,昨夜微霜初渡河。 鸿雁不堪愁里听,云山况是客中过。 关城树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向晚多。(树 一作:曙) 莫见长安行乐处,空令岁月易蹉跎。 《送魏万之京》译文 
	 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,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。 
	 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,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,身在旅途的异乡客。 
	 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,天气愈来愈冷,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。 
	 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,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。 
《送魏万之京》的注释 
	  魏万:唐肃宗上元元年进士(760年)。尝居王屋山,号王屋山人,后改名魏颢,是盛唐诗人李颀的晚辈朋友。 
	  游子:指魏万。 
	  离歌:离别的歌。 
	  微霜:薄霜,指秋意已深。 
	  初渡河:刚刚渡过黄河。魏万家住王屋山,在黄河北岸,去长安必须渡河。 
	  “鸿雁”二句: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。 
	  客中:即作客途中。 
	  关城:指潼关城。 
	  树色:有的版本作“曙色”,黎明前的天色。 
	  催寒近:寒气越来越重,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。 
	  御苑:皇家花苑,代指长安。 
	  砧声:捣衣声。 
	  向晚多:愈接近傍晚愈多。 
	  “莫见”句:勉励魏万及时努力,不要虚度年华。 
	  蹉跎:此指虚度年华。说文新附:“蹉跎,失时也。” 
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,被送者为诗人晚辈。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。首联用倒戟法落笔,点出出发前,微霜初落,深秋萧瑟;颔联写离秋,写游子面对云山,黯然伤神;颈联介绍长安秋色,暗寓此地不可长留;末联以长者风度,嘱咐魏万,长安虽乐,不要虚掷光阴,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。诗人把叙事、写景、抒情融合在一起,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、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,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,抒发了诗人的感慨,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。全诗自然真切,情深意长,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。 作者简介 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孟郊《劝学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王维《少年行四首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高适《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李商隐《灞岸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