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《朝三暮四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朝三暮四》原文 
	《朝三暮四》 
  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;狙亦得公之心。损其家口,充狙之欲。俄而匮焉,将限其食,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。先诳之曰:“与若芧,朝三而暮四,足乎?”众狙皆起而怒。俄而曰:“与若芧,朝四而暮三,足乎?”众狙皆伏而喜。《朝三暮四》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,他很喜欢猴子,养的猴子成群,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,猴子们懂得那个人的心意。那位老人因此减少了他全家的口粮,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。但是不久,家里缺乏食物了,他将要限制猴子们的食物,但又怕猴子们生气不听从自己,就先骗猴子们:“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,早上三颗,晚上四颗,这样够吗?”众多猴子一听很生气,都跳了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他又说:“我给你们的橡树果实,早上四颗,晚上三颗,这样足够吗?”猴子们听后都很开心地趴下,都很高兴对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。 《朝三暮四》的注释 
	  狙(jū)公:养猴子的老头。 
	  解:了解,理解,懂得。 
	  狙:猴子。 
	  意:心意。 
	  得:懂得。 
	  得公之心: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。 
	  损:减。 
	  口:口粮。 
	  充:满足。 
	  欲:欲望,要求。 
	  俄而:一会儿,不久。 
	  匮:缺乏。 
	  限:限制。 
	  恐:恐怕。 
	  驯(xùn):驯服,顺从,听从。引申为服服帖帖。 
	  诳(kuáng):欺骗。 
	  之:代词,它,代指猴子们。 
	  与:给。 
	  若: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,代“你”、“你们”,文中指猴子们。 
	  芧(xù):橡树的果实,俗称“橡实”。 
	  朝:早上。 
	  足:够,足够。 
	  众:所有的。 
	  皆:都。 
	  起怒:一齐生气起来。怒:恼怒,生气。 
	  伏而喜: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(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)。 
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纳兰性德《蝶恋花·眼底风光留不住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柳永《甘草子·秋暮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朱淑真《菩萨蛮·山亭水榭秋方半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李清照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王昌龄《闺怨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