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白《日出行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![]() 《日出行》原文 
	《日出行》 
李白 日出东方隈,似从地底来。 历天又入海,六龙所舍安在哉? 其始与终古不息,人非元气,安得与之久徘徊? 草不谢荣于春风,木不怨落于秋天。 谁挥鞭策驱四运?万物兴歇皆自然。 羲和!羲和!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? 鲁阳何德,驻景挥戈? 逆道违天,矫诬实多。 吾将囊括大块,浩然与溟涬同科! 《日出行》译文 
	  太阳从东方升起,似从地底而来。 
	  它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穿过天空,没入西海。 
	  自古以来,从来如此。人不是元气,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天长地久呢? 
	  花草不对春风的爱抚表示感谢,落叶也不对秋风的凋残表示埋怨。 
	  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?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。 
	  羲和呀羲和,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海的? 
	  鲁阳有什么德行,竟能挥戈驻日? 
	  这些传说逆道违天,实在是荒谬绝伦! 
	  我将要与天地合而为一,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。 
《日出行》的注释 
	  日出入行:乐府旧题。《乐府诗集》卷二十八列于《相和歌辞·相和曲》,又在卷一《郊庙歌辞》中有汉之《日出入》古辞。 
	  隈:山的曲处。 
	  元气: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,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,被认为是最原始、最本质的因素。 
	  “安得”句: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徉的长久呢?之: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。 
	  四运:即春夏秋冬四时。 
	  汩没:隐没。荒淫之波:指大海。荒淫:浩瀚无际貌。 
	  羲和: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。 
	  鲁阳:《淮南子·冥览训》说鲁阳公与韩酣战,时已黄昏,鲁援戈一挥,太阳退三舍(一舍三十里)。 
	  大块:自然天地也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夫大块喻气,其名为风。”成玄英疏:“大块者,造物之名,自然之称也。” 
	  溟涬:谓元气也。同科:同类。 
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,在表现手法上,把述事、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,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,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,而是情中见理,理中寓情,情理相互生发。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,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,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、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,把“天道自然”的思想轻轻点出,显得十分自如、贴切,情和理契合无间。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,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,不拘一格,灵活自如。其中又或问或答,波澜起伏,表达了深刻的哲理,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。整首诗读来轻快、活泼而又不失凝重。 作者简介 李白(701年-762年) 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“谪仙人”,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: 1、“温庭筠《思帝乡·花花》”的原文翻译 2、“苏舜钦《沧浪亭记》”的原文翻译 3、“周邦彦《烛影摇红·芳脸匀红》”的原文翻译 4、“曹雪芹《自题一绝》”的原文翻译 5、“孟浩然《晚泊浔阳望庐山》”的原文翻译  | 



